技术前沿
业界资讯搜索 业界资讯分类 业界资讯首页 切换频道
推荐 综合 人气 评论 点赞
宁波稀土永磁产业健康积极稳步迈向高端发展
据宁波市相关产业主管部门消息,2017年宁波市稀土磁性材料行业稳步健康发展,实现行业规模有序扩张、出货量稳步增长和高端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具体而言,2017年宁波市稀土磁性材料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7.83亿元,比2016年增长9.68%,出口交货值26.52亿元,同比增长3.51%‘国内市场出货量增加12.17%。 目前,稀土永磁企业产值超亿元企业20家,增速超20%企业29家。行业骨干企

0评论2022-05-23425

2018年度国家科技奖受理项目揭晓 地矿领域多个项目入列
记者从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获悉,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工作已结束,受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提名项目确定。值得注意的是,地矿领域多个项目入列。在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受理项目目录地球科学组中,“变化环境下多要素水文过程循环机理与响应”等40个项目获提名。其中,由国土资源部提名的“中国最古老大陆的时代和演化”、“中国辽西早期被子植物‘古果属’的首次发现”

0评论2022-05-23391

包头稀土研发中心让好技术开花结果
2015年5月,在中科院北京分院的大力推动下,集中试研究、技术服务、产业孵化、人才培养于一体的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正式在高新区挂牌成立。包头稀土研发中心成立以来,始终秉承“科技牵引产业走、产业助推科技行”的创新理念,瞄准国内外稀土研发方向,积极探索科技与产业紧密结合的新途径,以引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为主,积极推进各项工作快速稳步开展,对提升高新区科技创新能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起

0评论2022-05-23135

宁波材料所磁制冷材料精细晶体结构与磁性质关联机理研究获进展
La(Fe,Si)13型化合物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沈保根等人发现。近20年来,这种巨磁热效应相变材料受到了相关领域广泛关注,尤其是在其晶格中引入间隙氢原子,可使材料的居里温度扩展到室温以上,并维持材料本征的巨磁熵变性能。这拓宽了材料的制冷温区和应用范围,使氢化物逐渐成为备受磁制冷样机青睐的实用工质。但当前研究对氢原子占位、氢原子容纳量和居里温度的影响因素等构性关系并没有一致结论。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技

0评论2022-05-23355

中国稀土市场研讨会将在昆明召开
      由瑞道金属网主办的第八届中国稀土市场研讨会将于3月28日~30日在云南昆明召开。本次研讨会旨在为国内外稀土企业搭建高端的信息交流平台,会议将邀请国内相关政府部门、国内外知名企业家、业内权威人士对2018年的稀土产业走势及发展进行全面剖析,详细解读全球稀土供应、需求及下游应用。       2017年以来,国

0评论2022-05-23247

江西省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日前正式升级为省级创新中心,并定下了未来打造成国
江西省稀土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中心日前正式升级为省级创新中心,并定下了未来打造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目标。据江西省工信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江西将通过“公司+联盟”的创新机制,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认定,将其打造成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稀土新材料产业科技创新和转型升级。江西还将依托该中心,打造稀土功能材料制造业创新示范基地、稀有金属新材料领域人才高地及特色产业大数据中心,推动稀土行业健康快速发展。(新

0评论2022-05-23359

内蒙古经信委:国内首台稀土球化剂智能清渣机进军国际市场
从内蒙古经信委获悉,近日,稀土高新区企业包头市银洁利重型机械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自主研发的首台稀土球化剂熔炉智能清渣机出厂验收,并成功销往挪威埃肯碳素(中国)有限公司。这标志着银洁利自主创新能力跃上新台阶,产品成功打入国际市场,走出了一条装备制造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据介绍,银洁利研制的清渣机采用电液一体化设计,由PLC集中控制,实现设备的自动运行,同时该设备可无线接入生产工厂的集中控制系统,作为冶炼成套

0评论2022-05-23113

磁制冷材料精细晶体结构与磁性质关联机理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宁波材料所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博士研究生邵艳艳等人利用上海同步辐射光源硬X射线,研究了镧系磁热化合物及其氢化物的晶体结构,在磁体积相变材料中首次建立了局域精细结构与磁性质之间的内在关联。研究人员首先通过分析拓展边X射线精细结构EXAFS谱,变换傅里叶和反傅里叶关系,并对振荡函数进行拟合,从而精确优化了晶格参数,构建了更加准确的晶格模型,证实了氢原子占据2个FeI,4个FeII/Si中心的2

0评论2022-05-23447

稀土上转换纳米材料光子动力学精准调控获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孔祥贵、刘晓敏课题组创新地将可控“离子纳米分区掺杂”技术和稀土离子延迟激发调控方法与Monte Carlo计算模拟方法相结合,在国际上首次清晰阐述了光子能量在多纳米层区域内的吸收、迁移、传递及复合的动力学过程,生动描绘了光子能量单次瞬态迁移迅速和“游走”随机等动力学图像,实现了光子动力学过程的精准调控,为解决光子上转换效率低的挑战性难题明确了方向。

0评论2022-05-23140

湖南航天做强做大“航天磁”品牌
湖南航天磁电公司现为湖南省军民融合型高新技术、高新产品企业,湖南省电子信息制造业前十强、湖南省千亿材料产业集群重点骨干企业、湖南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公司品牌“航天磁”为中国驰名商标,并拥有湖南省磁性材料与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唯一的磁性材料研究所。 近年来,随着重金属元素铽、镝价格大幅上涨,高矫顽力烧结钕铁硼磁体在成本上同钐钴永磁体相比失去优势,使得钐钴永磁体的产量增加,应用扩大

0评论2022-05-23381

福建物构所在锆基框架材料的结构调控方面取得新进展
由于在气体存储与分离,光捕获和催化等领域的潜在应用价值,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研究在过去二十年中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除了不同的组分可以影响MOF材料的框架结构,具有不同对称性或构型的相同(类似)组分对于MOF材料的结构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人们对于此类“同组分异构体”MOF材料的合成和结构调控机理尚未完全清楚。 在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

0评论2022-05-23466

美国科学家成功从煤炭中提炼出高纯度稀土
美国肯塔基大学的科学家成功从煤炭中提取出接近纯粹的稀土精矿,所采用的是具有环保意识和成本效益的方法。在获得美国能源部超过700万美元拨款之后,首席研究员兼矿业工程教授Rick Honaker能够深入研究创造这种新材料。“美国能源部项目的主要目标是生产出稀土元素含量至少达到2%的精矿,”Honaker说道,“我们已经超越了这一目标。”他表示,该提取工艺成功采收出超过80%的给料中存在的稀土元素。从干

0评论2022-05-23477

内蒙科技大教授发明稀土提取新工艺
日前,记者从内蒙古科技大学了解到,学校李梅教授历经8年的反复研究试验,发明了稀土提取新工艺。  内蒙古白云鄂博稀土资源占中国稀土储量的83%,是北方稀土矿的代表。上世纪八十年代,张国成院士发明的浓硫酸焙烧工艺成为北方混合型稀土精矿的主要生产工艺,并已使用近40年。但这套工艺发明之初所顾虑的三废问题至今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宝贵的伴生资源氟、磷、钍不仅没有回收,反而成为污染的“元凶”。李梅教授是内蒙自治

0评论2022-05-23284

成都理工大学:两项稀土专利拟获得专项资助
近日,成都市成华区经科局根据《成华区专利资助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对2017年第三批授权专利资助项目共99项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自2017年12月5日起至12月11日止。 成都理工大学两项稀土相关专利拟获得专项资助,分别为“一种采用印迹材料对稀土母液进行除杂纯化的方法”、“一种从稀土尾矿侵出液中稀土离子富集回收的方法”。

0评论2022-05-23271

福建省三明市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基金助推稀土等产业发展
根据三明市政府要求,由三明市国投公司出资1亿元,发起设立三明市新兴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母基金重点投向氟化工、石墨、稀土和生物医药等重点新兴产业,目前母基金的设立工作已全面完成,并经工商登记注册。近日起三明市国投公司将面向全国公开遴选有产业背景的子基金管理机构,并通过该管理机构引进社会投资人出资4亿元,共同设立规模不低于5亿元的三明市氟新材料产业投资子基金。该基金的设立,必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和放大作用

0评论2022-05-23139

DNA邂逅铽离子:识别金属离子的“化学鼻子/舌头”
传统的传感方法是使用一种传感器检测一个靶标物,因此通常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物力开发不同靶标特异性响应的传感器。为了应对这个问题,人们开始致力于发展基于模式识别的阵列传感器——“化学鼻子/舌头(chemical nose/tongue)”,通过传感元件的差异化响应实现对大量靶标的模式识别区分与检测。近日,华东师范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三段DNA敏化的稀土铽离子(Tb)设计了无标记智能稀土荧光“化学鼻子/

0评论2022-05-23237

中国成功制备出强磁电耦合效应新材料
磁性和电性是材料的两种基本功能属性。如何将电、磁两性“集成”到同一体系中,并实现磁场与电场对两种属性的调控,是未来先进多功能电子器件的重要研究方向。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龙有文团队,通过自主研制的独特高压高温实验装置,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同时具备大电极化和强磁电耦合效应的新型单相多铁性材料BiMn3Cr4O12。这为开发下一代信息存储器、可调微波信号处理器、超灵敏磁电传感器、磁电换能器等带来了潜

0评论2022-05-23457

宁波材料所利用长程磁耦合机制设计和制备高性能热变形钕铁硼磁体研究取得进展
在稀土永磁材料领域,利用磁性相在纳米或亚微米等微观尺度下的耦合机制研究开发宏观磁均一的磁性材料工艺已经较为成熟,然而目前对于更大尺度范围内磁耦合现象的研究,尤其是利用这种长程耦合机制来设计和开发新型高性能永磁材料的报道较少。近日,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稀土磁性功能材料实验室永磁研究组,通过结构设计调控磁性相间长程磁耦合作用从而实现微观到宏观尺度“软”和“硬”相复合,制备出了具有复合结构的新型高性能永磁材

0评论2022-05-23185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永磁专利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
12月13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出席大会并讲话。 其中,来自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发明专利“提高烧结钕铁硼永磁性能的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 据悉,本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2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802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68项。

0评论2022-05-23415

赣州稀土矿业公司绿色无铵开采项目获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12月8日,在首届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上,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的研究成果“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获得2017年度中国稀土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中国南方离子型稀土绿色无铵开采提取工艺是赣州稀土矿业有限公司和控股子公司赣州稀土开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研发的一种绿色、环保、高效的开采提取新工艺,采用硫酸镁、钠盐体系作为浸矿剂,替代传统氨氮浸矿技术,生产过程中不添加含氨氮药剂,不造成氨

0评论2022-05-23295

« 上一页 18/2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