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产业向高端应用型转变
虽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在稀土采、选、冶,稀土功能材料及应用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产业发展仍存在核心专利缺失、持续创新能力不强、下游高端产品匮乏等问题,整体发展水平仍处于全球稀土产业链的中低端。
“我国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稀土产业从要素和投资规模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提升我国稀土领域的科研水平和原始创新能力。”干勇指出。
2016年1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财政部联合印发的《新材料产业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加快实现稀土永磁材料及应用器件产业化”“大力发展稀土永磁节能电机及配套稀土永磁材料、高温多孔材料”等,为我国生活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效率提供保障。干勇表示,稀土永磁科技安全、节能、高效、绿色、环保,将在下一步智能化生产中起到很重要的支撑作用。
“今年高性能永磁用量,将会提升到9万吨左右,可以形成巨大的产业集群。我国应该着力把握永磁产品的具体应用方向和领域,找出关联度高、辐射带动性强且具战略价值的产业进行研发、推广,力争把稀土材料的价值用到最大化,成为世界磁材产业中心。”干勇说。
“在国家新材料投资中,稀土材料投资巨大。企业应该在稀土功能材料、高性能稀土催化材料、高容量稀土储氢前沿材料等方面抢占发展先机,解决受制于人的高光效稀土光功能材料及制备技术问题,在超高纯稀土材料方面补齐短版。”干勇强调。
稀土市场整顿走向常态化
今年以来,伴随着持续稀土“打黑”行动的持续加码,我国稀土产业在低迷了5年之后,今年迎来持续时间最长的一次回暖。数据显示,2017年年初以来,标志性稀土产品氧化镨钕均价累计上涨43%。尤其是进入6月以后,该产品价格在近一个半月时间内涨幅超过了20%。
“截至去年年底,以六大稀土集团中铝、五矿、北方稀土、南方稀土、广东稀土、厦门钨业为核心的稀土产业整合全部完成,六大集团产能占行业产能的62.2%。去年12月,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牵头开展的打非治违稀土专项整治行动,实现了由过去的运动式转变为常态化技术性治理。从市场看,今年上半年取得明显成效。”中国稀土行业协会秘书长马荣璋认为,稀土产品价格一路暴涨,并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关键是要实现行业的良性和可持续发展。
“实现稀土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李春龙表示,稀土行业整顿关键在于严控源头,规范上游,同时要鼓励下游加强零部件的开发。
“随着打击非法开采与违规生产的常态化,受总量控制计划影响,下半年国内稀土供应将出现政策性不足,难以满足稀土永磁产业的需求,预计进口矿产品数量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增长。”马荣璋表示,稀土供应政策性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总量控制计划远低于市场需求,稀土矿总量指标仅10.5万吨,而由钕铁硼产业对钕镨的需求扩酸矿供应量至少应达到18万吨。二是稀土企业必须依照所获得分离指标销售产品,否则即按照超指标生产给予处罚。他建议,根据稀土新材料产业发展的需求变化,适时调整生产总量计划,完善进出口相关政策,打击操纵市场价格等行为。
“稀土新材料前景看好,但发展之路仍需不断探索。”李春龙表示,我国稀土采、选、冶及部分功能材料研发生产已处于国际领跑地位,功能材料处于与世界并肩阶段。但大型高端稀土材料生产装置、分析检测仪器、稀土功能材料在产品的一致性、均匀性、高寿命、特定适用性能方面尚需迎头赶上。他表示,稀土产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应用,如何把这个特色资源用好,那就要在下游大做文章。
包头稀土高新区成功实现点“土”成金
在此次论坛上,论坛主席干勇与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常委、包头市委书记张院忠为“内蒙古稀土新材料产业园区”揭牌。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厅长李秉荣,包头市委副书记、代市长赵江涛,上海交大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连城等为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稀土硫化物及稀土光源”院士专家工作站和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院士工作站揭牌。
论坛开幕式上,包头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苗玉梁分别与河北廊坊联硕机电有限公司、包头市金蒙相模电镀有限责任公司、中杭磁材有限公司、唐山晶玉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24个,涉及稀土永磁、催化、抛光、合金、储氢等五大产业链及终端应用产品,签约总金额为150亿元。此次项目签约,对于进一步延伸稀土产业链条,全面优化稀土产业结构,加快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具有积极作用。
据了解,作为全国惟一以“稀土”命名的国家高新区,包头稀土高新区近年来以重点发展稀土产业新材料和终端应用为己任,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环境,合力推动稀土产业转型升级,现已形成集稀土科研、生产、检测、交易为一体的稀土产业集群,呈现出龙头企业带动、骨干企业集聚、新生企业蓬勃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短短几年间,园区如何成功实现稀土产业点“土”成金?包头稀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园区以科技创新引领稀土产业发展,引进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两大新型科研院所,通过与包头当地稀土企业的技术合作、共建研发(工程技术)中心、联合攻关解决核心技术难题等措施,一大批企业通过科技创新得以发展壮大,一批新工艺、新产品、新项目正在加速开发并成功转化。
2016年,包头稀土高新区稀土企业新增专利64项,同比增长21%。新增金山磁材等稀土高新技术企业8家,累计16家。新成立金山磁材内蒙古自治区级技术研发中心、中科金蒙磁材绿色防护技术研发中心、中科稀土永磁材料研发中心等共建研发中心。多个科研项目实现了产业化,如包头稀土研究院的PVC(7810, -20.00, -0.26%)稀土热稳定剂项目、中科院包头稀土研发中心的无人机项目、稀土硫化物环保着色剂项目、高品质稀土再生永磁及轻稀土添加剂的产业化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包头材料研究院的稀土钛合金项目等。
截至目前,园区90家稀土工业企业中,稀土新材料达46家,稀土终端应用企业37家,一批行业龙头和知名企业优势凸显。
包头稀土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园区积极发挥稀土项目的支撑作用,着力补齐高端短板,实现稀土项目数量、总投资和年度投资3项指标均居包头市第一。此外,园区还将重点推进宁波韵升永磁材料、希捷环保稀土脱硝催化剂等一批标志性、引领性项目,打造国家稀土新材料产业基地,形成“头雁效应”,率先实现产业的高端化、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