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业界资讯首页 业界资讯分类 切换频道

矿山生态环境治理中 国外都用这些技术!

2022-05-23 17:062870中国有色网

目前,随着世界各国对于生态环境的重视,很多国家纷纷注重矿山的修复工程,加大矿区的生态建设。上个世纪初,西方发达国家就开始了采石场生态修复的相关工作。英、美、澳等发达国家采矿历史久远,最初研究恢复生态学主要是集中在对采矿后遗留的废弃地植被的恢复,美国在1971年的矿山土地复垦率为79.5%。英国和美国最早产生了工程绿化技术,1940年初,一些欧美国家为防止坡地雨水侵蚀发明了植物盆、液压喷播等技术;英国发明了植物种子喷播和喷射乳化沥青技术,日本在1958年多次试验后开发出了比较实用的喷射绿化技术。1973年,日本开发出了纤维土绿化方法,通过混合纤维、砂质土和泥,并呈台阶型喷射。1960年后,一些发达国家开始研制边坡绿化技术,结合工程和植被,比如水平格、植生袋绿化和客土植草技术,最后发展为喷混植生技术。我国对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的研究起步较晚。上世纪60年代,我国开始了矿山复垦实践,大多是在废石场或闭库的尾矿库上进行简单的平整和覆土绿化。随着我国矿山复垦工作的逐步推进,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也得到广泛关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初步形成一定规模。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提升,人们越来越关注废弃矿山的生态修复及改造利用。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煤矿废弃地和有色金属尾矿库植被覆盖等。目前国内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主要是与土地开发、土地整理相结合的研究,根据实际情况将废弃矿山开发改造成工业用地、耕地、旅游景观和旅游用地、仓储用地、养殖用地、军事用地或绿地。废弃采石场作为矿山废弃地的一种,其恢复治理过程应为:废弃采石场现状调查→恢复治理总体规划→地质灾害防治→不稳定边坡、废气坑、矿坑等的治理→植被恢复。如今,矿山的生态修复工作正在我国各个地方有序而广泛地开展。在收获不错效果的同时,我国也积极探寻新的矿山修复模式,多借鉴国内外代表性的修复工程,使矿山修复的工程由简单而纯粹的植被恢复到新兴的产业靠近转变。在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过程中,植物修复被认为是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

基质改良技术是从根本上改变植物生长的限制因子,是植物修复的先决条件,而微生物修复技术又能提高植物的修复作用。目前,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大多是在温室盆栽、小规模试验地进行的,由于不同区域、不同类型金属矿山的废弃地差异性较大,将这些技术用于实地修复时往往由于环境因子、立地条件发生改变而达不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开展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效益评价体系的研究,从而为合理选择生态修复技术提供支撑。金属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技术主要有:基质改良技术基质改良是生态修复的前提条件。物理改良主要包括表土回填、客土法等。化学改良用于多数金属矿山废弃地修复,对于碱性废弃地,宜采用硫酸亚铁、碳酸氢盐和石膏等进行改良。植物修复技术植物修复是矿山废弃地生态修复中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通过在废弃地上建立适宜、稳定的植物群落,不仅可以有效控制废弃地的各种污染,改善受损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利用植被恢复的更新、促进作用,逐渐恢复土地的功能,改良和美化景观,增加生物多样性,最终使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状态。植物修复技术包括植物提取技术和植物稳固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微生物修复技术是通过对废弃地的建植植物接种菌根,利用根际微生物活动,改良土壤微环境的同时,改善植物营养条件,促进植物生长发育,从而对废弃地进行生态修复的一种技术。辅助修复技术针对矿山废弃地的特征,除了采取必要的生态修复技术外,还需要辅助一些如边坡稳定、截排水措施等,才能达到生态修复的最佳效果。 

国内外矿山生态环境修复典型:日本日本国营明石海峡公园原来是一处大型采石采砂场,裸露山体范围达140平方公里左右。20世纪80年代开始,该岛所在的兵库县委托著名设计师安藤忠雄进行规划设计,并成立绿化专家委员会,进行植被恢复。法国法国Biville采石场具有尺度大、高差大、生态退化严重的特点,在改造中保留场地的工业痕迹,将其转化为新景观结构中有特色、标志性的场所,体现出对所在地历史文脉的尊重。中国上海天马山世茂深坑酒店作为全球首个建在废石坑里的酒店,位于上海佘山的世茂深坑酒店无疑是个奇特的工程,建造方式、建筑结构与传统建筑的要求均大不相同,建成后或成为世界上海拔最低的酒店,被称为世界建筑奇迹。美国黄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湖北省黄石市铁山区境内,“矿冶大峡谷”为黄石国家矿山公园核心景观,形如一只硕大的倒葫芦,东西长2200米、南北宽550米、最大落差444米、坑口面积达108万平方米,被誉为“亚洲第一天坑”。大冶铁矿东露天采场形成了世界第一高陡边坡。为了治理生态环境,该矿投资数千万元形成了亚洲最大的硬质岩复垦基地。英国英国伊甸园位于英国康沃尔郡,所在地原是当地人采掘陶土遗留下的巨坑。英国伊甸园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体温室,汇集了几乎全球所有的植物。在巨型空间网架结构的温室万博馆里,形成了大自然的生物群落。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柳湾矿开工生产如火如荼
山西焦煤汾西矿业柳湾矿大年初三一早,一列满载精煤的列车从汾西矿业柳湾矿阳泉曲站发往湖南华菱涟源钢铁公司。除夕至大年初三,该矿已累计发运1.8万余吨煤炭产品。(图为春节期间的柳湾煤矿安全生产调度指挥中心)

0评论2023-01-2916

我国矿业权出让方式管理政策演变述评
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矿产资源明确规定,矿产资源国家所有。国家通过出让矿业权,实行矿产资源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实现对矿产资源的配置和维护国家所有者权益。党中央、国务院对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矿业规律的矿业权出让方式高度重视,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矿业权出让制度改革方案》,先后对矿业权出让方式改革作出部署。我国矿业

0评论2022-05-23368

秘鲁政府任命能矿部主管矿业副部长
据BNAmericas网站报道,秘鲁政府已经任命路易斯·米盖尔·英乔斯特吉(Luis Miguel Incháustegui)为能矿部主管矿业的副部长。 英乔斯特吉此前曾在金田公司、巴里克黄金公司、沃尔坎(Volcan)公司和鲁米纳铜业公司(Lumina Copper)担任职务。他将替代自从2017年2月份开始任矿业副部长的里卡多·拉博(Ricardo Labó)。 自从3月份马丁·比斯卡拉(

0评论2022-05-23477

力拓:资源民族主义升温令成本增加 矿业投资愈加艰难
SMM5月16日讯:全球第二大矿商力拓周二表示,受油价上涨和资源民族主义复苏驱动的矿业成本通胀正日益影响矿业公司的投资决策。力拓首席执行官Jean Sebastien-Jacques在迈阿密举行的美银美林会议上发表讲话时表示,他对中长期全球矿业增长的前景保持乐观。不过,他也表示“刚果、南非、蒙古、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家的资源民族主义势头正在增强”。近期内,有关资源民族主义最显著的事件就是刚果颁布了新的

0评论2022-05-23440

南非部长:计划6月完成采矿新章程
SMM5月16日讯:南非矿业部长Gwede Mantashe周二表示,计划在6月份完成第三版的采矿章程。从该计划晚于政府上月预测。南非新总统西里尔.拉马福萨已优先考虑使用新版本的矿业章程,这也有助于巩固对南非采矿业的进一步投资。Mantashe在议会的一次演讲中表示“我们的目标是在6月份完成采矿章程的修订并将其公布,矿业部很高兴接受来自全国各地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关注。该章程的副本将由通信部分发。

0评论2022-05-23424

迁西严厉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河北迁西县近日印发通知,决定在全县组织开展严厉打击非法开采矿产资源违法犯罪行为专项行动,确保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稳定健康。 一是全面摸排。该县采取明察暗访、突击检查和专项检查等多种形式,以及科技等手段,对无证采矿违法犯罪行为进行全面摸排。 二是集中整治。对排查出的无证采矿问题,由各乡镇政府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集中打击;对规模小、零星乱采滥挖的非法矿点,严格按照“三不留一毁闭”(不

0评论2022-05-23458

江西省地矿局两名职工获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
记者近日从江西省地矿局获悉,该局下属901队萍乡分公司团支部书记刘博文、902队地勘院助理工程师牛润瀚荣获2017年度“全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据悉,为激励广大团员、团干部和基层团组织奋发有为、再创佳绩,共青团江西省委近日表彰了一批先进个人和集体。901队刘博文先后参与过湖南醴茶高速二标段、萍乡市中环南路新建工程、武功山大道改造工程等多个重点项目。相继荣获江西省萍乡市“优秀团员”、江西省地矿局“优

0评论2022-05-23376

矿业高技术领域自主创新再添一笔
突破资源、能源和环境等瓶颈制约,迈向矿业强国,需要转变发展方式,提高核心竞争力,要义在建设创新驱动型矿业。最近,我国企业在矿业重大关键技术创新方面拿下一项世界第一。据矿业界公众号报道,2018年5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辛国斌副部长率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划司副司长宋志明及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等一行9人,视察了成都牧甫科技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缘何一鸣惊人,引来国

0评论2022-05-23272

让科技创新成为绿色矿山的底色
绿色矿山j建设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高质量发展不谋而合。如今,绿色矿山对于业内人士来说已不是新名词。从十余年前开始的试点探索,到去年六部门发文全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已上升为国家行动。绿色矿山建设作为矿业领域实践“两山论”的生动体现,正在多地如火如荼地展开。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绿色矿山的底色。在近日举行的2018中国绿色矿山建设高峰论坛上,业内院士、专家及企业人士介绍并交流了科技创新助力

0评论2022-05-23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