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土壤所稀土尾矿浸出化学物质随径流和泥沙的迁移研究取得进展
在我国南方红壤区,稀土采矿活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降低土壤质量,还可导致矿堆浸出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等)随径流和泥沙发生迁移,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然而,矿堆区浸出污染物沿水流路径的分布特征和迁移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音课题组在赣南一稀土尾矿区开展实验,基于对天然降雨事件后径流、泥沙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矿堆浸出物(NH4+和SO42-)沿水流路径的分
0评论2022-05-23189
南京土壤所稀土尾矿浸出化学物质随径流和泥沙的迁移研究取得进展
在我国南方红壤区,稀土采矿活动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降低土壤质量,还可导致矿堆浸出化学污染物(如重金属元素、放射性元素等)随径流和泥沙发生迁移,威胁生态安全和人类健康。然而,矿堆区浸出污染物沿水流路径的分布特征和迁移机制尚不明确。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梁音课题组在赣南一稀土尾矿区开展实验,基于对天然降雨事件后径流、泥沙样品的采集、处理,分析矿堆浸出物(NH4+和SO42-)沿水流路径的分
0评论2022-05-23370
2017中国机电交易博览会在杭启幕,AB再制造稀土永磁同步电机成行业热点
11月2日至4日,“2017中国机电交易博览会”在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近千家个商家集体亮相展会,现场展示国内外机电行业先进设备、技术、解决方案。博览会重点围绕“智能、科技、绿色、创新”的产业发展思路,全面拓展制造业发展新空间,推动制造业的战略转型,同时为机电企业搭建交流沟通平台,共同探索行业发展方式与机遇。近千家商家集体亮相展会,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奇虎节能技术有限公司的创新思维和国内首创技术,
0评论2022-05-23249
日本从深海海床提炼稀土金属 用于LED发光材料
日本读卖新闻(The Yomiuri Shimbun)报导,日本研究人员、立法者和商业界都希望可以利用日本海岸附近深海里的稀土金属来制作LED产品,并应用于2020年的日本奥运和残障奥运上。稀土金属高度集中在日本小笠原群岛最东边的南鸟岛(Minami Torishima) 的外海,外海深5000公尺的海床里的稀土预计足够日本使用200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加藤泰浩(Yasuhiro Kato) 和其
0评论2022-05-23181
“纳米稀土材料在金属耐磨材料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召开验收会
“纳米稀土材料在金属耐磨材料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召开验收会 10月25日下午,“纳米稀土材料在金属耐磨材料中应用关键技术研究”省科技攻关项目验收会在安徽工业大学佳山校区会议中心举行,验收专家组由来自安徽工程大学、南京工程学院、马钢股份有限公司、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五位专家组成。副校长魏先文,省科技厅高新处、科研院,校科研处相关负责人及项目组成员参加会议。验收会由科研处负责
0评论2022-05-23481
中科院福建物构所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和器件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卢灿忠课题组,设计合成了一类高效的TADF蓝光材料B-oCz和B-oTC。通过合理的分子设计同时实现了很小的最低单—三重激发态能隙(DEST)和较大的辐射跃迁速率。同时,分子的非辐射跃迁得到有效抑制。其中,B-oTC在薄膜中具有很小的浓度淬灭效应,其纯膜的光致发光效率高达94%,应用溶液加工的方法制备的非掺杂蓝光OLED器件外量子效
0评论2022-05-23131
镇海炼化首台永磁调速装置应用新技术节能206万度电
镇海炼化首台永磁调速装置应用新技术节能206万度电 截至11月9号,镇海炼化首台永磁调速装置安全运行超过2000天,累计节能超206万度电,折合67万千克标煤,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永磁调速装置是近年来节能领域一项新技术,该技术就是在电动机与被驱动风机、泵类设备之间安装1套永磁调速装置,通过调节永磁装置来实现负载的速度调节,从而达到节能目标。该技术和传统的变频调速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可靠性高、适应恶
0评论2022-05-23275
正海磁材:烧结磁体方法获中国专利优秀奖
近日,经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评审,正海磁材的“一种制备高性能R-Fe-B系烧结磁体方法”被评为第十九届中国专利优秀奖。正海磁材的“一种制备高性能R-Fe-B系烧结磁体方法”项目,打破传统钕铁硼磁体生产工艺,开发出国际最先进的磁体晶界扩散法加工工艺,产品成功打入国际汽车EPS及新能源驱动电机市场。今年1-9月,晶界扩散品产量近一千吨,节约重稀土约50吨、成本上亿元,预计未来三年市场销售将
0评论2022-05-23401
西安交大一附院:将稀土钕铁硼用于磁外科获重大突破
11月3日西安交大一附院召开国际首创磁外科系列技术媒体通气会,继成功实施“国内首创磁压榨狭窄胆道疏通技术”和“世界首例磁压榨直肠阴道瘘闭合修补技术”之后,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磁压榨系列技术上再获重大突破,11月2日成功为一名良性胆道截断闭锁患者实施了磁压榨再通手术。西安交大一附院已经初步建立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磁外科体系,团队整体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平,引领世界磁外科学发展,2018年将在西安组织
0评论2022-05-23205
宁波材料所在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LED固态照明器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而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荧光粉具有波长转换功能,在决定LED白光性能如显色指数、色温、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LED照明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研发效率高和热稳定性较好的荧光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硅酸盐青色荧光粉;在160
0评论2022-05-23424
日本希望可以利用日本海岸附近深海里的稀土金属来制作LED产品
日本从深海海床提炼稀土金属,用于LED发光材料。日本研究人员、立法者和商业界都希望可以利用日本海岸附近深海里的稀土金属来制作LED产品,并应用于2020年的日本奥运和残障奥运上。稀土金属高度集中在日本小笠原群岛最东边的南鸟岛(Minami Torishima) 的外海,外海深5000公尺的海床里的稀土预计足够日本使用200年。日本东京大学教授加藤泰浩(Yasuhiro Kato) 和其研究团队成功
0评论2022-05-23386
球状稀土团簇组装及磁交换“指纹谱”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在郑彦臻教授指导下,西安交通大学前沿院博士生秦雷和周国军采用配体控制可控水解的方法,通过溶液化学和溶剂热化学反应成功地制备出四例球状钆基团簇化合物,并成功俘获两个中间体簇合物。这四个球状簇合物的核结构均具有很高的对称性,其大小也随着核数的增加由1.2 nm逐渐增加到2.0 nm左右。经过拓扑结构分析表明,这些簇合物都是由较小的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和六边形等次级构筑基元通过共顶点、共边和共面
0评论2022-05-23117
烧结钕铁硼永磁获专利优秀奖 宁波科研实力增量
12月13日,由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出席大会并讲话。其中,来自中科院宁波材料所的发明专利“提高烧结钕铁硼永磁性能的方法”获中国发明专利优秀奖。据悉,本届中国专利奖共评选出中国专利金奖20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5项,中国专利优秀奖802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68项。中科院宁波材料
0评论2022-05-23197
宁波材料所在LED用稀土发光材料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LED固态照明器件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经过十多年发展已基本取代传统白炽灯、荧光灯而成为新一代照明光源。荧光粉具有波长转换功能,在决定LED白光性能如显色指数、色温、效率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LED照明器件的关键材料之一,研发效率高和热稳定性较好的荧光粉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先进制造技术研究所的光电功能材料与器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硅酸盐青色荧光粉;在160
0评论2022-05-23225
工信部:开展中美工程研讨会稀土等新材料专题组现场调研
工信部:开展中美工程研讨会稀土等新材料专题组现场调研 为贯彻落实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决策部署,加强引知引智,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国家外专局在十二届中美工程技术研讨会(简称中工会)中成立了新材料专题组。为做好筹备工作,2017年10月30-31日中外双方专家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围绕稀土功能材料、有色金属、新材料等领域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企业在技术、经营、人才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
0评论2022-05-23270
欧盟科学家利用离子液体从矿渣中回收稀土元素
欧盟科学家利用离子液体从矿渣中回收稀土元素 欧盟通过“地平线2020”计划出资700万欧元,资助开发从工业废弃物中提取钪(Sc)等稀土元素的技术,并已利用离子液体从铝土矿渣中成功回收稀土元素。此名为SCALE的项目以产业化为导向,研究团队来自希腊、德国、瑞典、匈牙利等10个国家的18家机构,包括10家公司和8家学术研究机构,涵盖了钪的整个价值链过程。 钪等稀土元素可大大改变材料特性,在新材料中
0评论2022-05-23165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出高灵敏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出高灵敏钙钛矿X射线探测器 近日,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研发出一种新型钙钛矿辐射探测器,该探测器具有高灵敏度、低检测限、无铅化特点,且其材料相比制造闪烁晶体所用的稀土材料更加低廉易制取。该发明将使钙钛矿的应用拓展到医学成像领域,相关成果已发表在《自然—光子学》上。 在医学成像方面,钙钛矿可以把高能射线变成可以灵活处理的电脉冲信号,实现非常灵敏的探测与成像。研究人员
0评论2022-05-23311
Si负极再迎劲敌:北京大学研发稀土增强石墨材料
近年来随着锂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不断提升,传统的锂离子电池材料正逐渐式微,被后起之秀逐渐取代,正极方面是NCA和NCM材料,而负极方面则是高容量的Si材料。相比于石墨材料372mAh/g的理论容量,Si材料的理论容量可达4200mAh/g(Li4.4Si),实践中也能够达到3000mAh/g左右,远高于石墨类材料,但是Si材料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缺点——巨大的体积膨胀,在完全嵌锂状态下Si材料的体积膨胀
0评论2022-05-23272
包头稀土院稀土钢用稀土铁中间合金研究取得新进展
包头稀土院稀土钢用稀土铁中间合金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包头稀土院项目组在稀土铁中间合金成本控制、在钢中应用、产品质量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包头稀土院自主研发的稀土铁中间合金制备技术,新产品应用于稀土钢生产中,具有易加入、收率高、成本低、钢材性能好等优点。针对稀土铁合金中氧含量的控制技术,项目组经过攻关,成功开发了控氧关键技术,能够保证稀土铁合金中氧含量在100ppm以下,部分产品可以控制在50p
0评论2022-05-23291
厦门稀土所:突破稀土分离关键技术
“离子型稀土矿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我们开展的稀土清洁生产与高质利用技术研发具有重要的资源、环境和能源意义,这是我们分离出来的各种稀土原料,有些价值很高。”11月24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研究员孙晓琦自豪地向《中国科学报》记者介绍他们团队的成果。当天,工程师王艳良还在现场展示了该团队正在研发的离心萃取稀土分离工艺。战略性布局促进科技与经济融合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党委书记黄艺东表示,“厦
0评论2022-05-23185